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84
单项选择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A. 示范法
B. 范例法
C. 观察法
D. 参观法
解析:范例法又叫直观形象法。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学习。本题迷惑选项为示范法,示范法是一种直观教学法,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有模仿的范例。
2.在歌唱或做韵律动作时,往往不能和其他人同时开始和结束的是( )(A)
A. 小班儿童
B. 中班儿童
C. 大班儿童
D. 各年龄班儿童
解析:在集体歌唱或做韵律动作时,3岁左右的儿童还不会相互配合,往往不能和其他人同时开始和结束。
3.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A)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文化水平
D. 环境因素
解析: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适合初生至2个月婴儿的玩具有( )(D)
A. 娃娃、小碗
B. 积木、拼图
C. 不倒翁、拨浪鼓
D. 摇篮上挂一些色彩鲜明的小球,提供听的材料(音乐或小铃)
解析:1~2个月初生婴儿的眼光只能短暂地停留在一个物体上,1~2个月后才能较好地集中视线,这时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玩具,如气球或吹塑动物玩具。同时婴儿对有声响的东西较为敏感。
5.( )非常适合运用于针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研究,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对本班级管理的研究。(C)
A. 文献法
B. 比较法
C. 个案法
D. 问卷法
解析:个案法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的方法。
6.幼儿被黄蜂蛰伤时,立即用( )外敷,以中和毒素。(A)
A. 弱碱性
B. 弱酸性
C. 强碱性
D. 强酸性
解析:若为黄蜂蛰伤,因黄蜂的毒液呈酸性,可将弱碱性液体涂于伤处以中和毒液。故选A。
7.下列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 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B. 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C. 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
D. 不需要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解析:
8.“方案教学”的倡导者是( )。(A)
A. 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B. 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C. 人本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D. 新行为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解析:
9.下面不属于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 )(D)
A. 睡眠不足
B. 情绪低落
C. 人际关系不良
D. 经常感冒
解析: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方面的睡眠不足、身体疲劳、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的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等现象;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经常感冒属于疾病范畴,不属于适应性问题。
1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B)
A. 颜色
B. 环境
C. 遗传
D. 物质
解析: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之巨大。
1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 )。(B)
A. 国家教育部门规定
B. 教师规定
C. 园长规定
D. 家长规定
解析:幼儿园的总目标是由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而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由教师依据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12.“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B)
A. 蒙台梭利
B. 杜威
C. 维果斯基
D. 加德纳
解析: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从外部把外在的教材强加给儿童。去除这一弊病的办法,就是把教育的中心从学科转移到儿童那里。
13.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
A.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 亲子关系的发展
C. 同伴关系的发展
D. 性别角色的发展
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故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4.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B)
A. 抓握反射
B. 伸手能抓到东西
C. 手的无意识性抚摸
D. 无意的触觉活动
解析:视触协调(眼手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15.学前阶段美的启蒙取在培养儿童( )。(B)
A. 美学的知识
B. 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 表现美的技能
D. 审美动机
解析: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指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美术手段,根据美术规则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适时适宜的干预和指导,其终极目标是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建立和遵守美的规则。发展美感,开启心智和创造意识的系统教育活动。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16.下列关于个人卫生消毒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 幼儿一人一杯、一巾,每天消毒一次
B. 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C. 每月为幼儿剪指甲一次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70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