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卷25
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对实践的经典解释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在这里,“主观”的范围只限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意识活动,“客观”的范围则是( )。(D)
A. 人脑海中的事物
B. 人类社会的事物
C. 地球上的所有动物
D.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
解析:“主观见之于客观”就是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点。一方面,实践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所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对,它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它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所谓“客观”是指一切客观存在,它包括思维以外的一切领域。因此,选择D项。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解析:唯物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其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A.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解析:“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
4.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是指( )。(D)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 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解析:历史中的个人,按其对历史进程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影响较大,在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鲜明印记的知名人士。反之,则是普通人物。按照历史人物对历史影响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人物,反动人物是指阻碍历史进步的历史人物。
5.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D)
A. 唯心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揭示的哲学原理是( )。(B)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善恶转化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解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因为小的坏事积少成多,一样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小的好事日积月累,也可成就大事。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互相渗透。
7.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纲领弱化了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更注重中长期规划。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
A.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 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题干中“纲领弱化了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侧重“中长期”,即没有把眼光停留在眼前,而是从长远考虑,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秋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C)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哲学中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实质上是用来表达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二者之间特定关系的。这种特定关系是指事物对人有积极意义。因此,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取决于事物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故④正确。人的需要会因时而变,人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所以事物的价值会随着二者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故①正确。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C. 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
D.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解析:“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意思是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这说明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0.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当代中国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45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