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B)
A. 律、令、科、比
B. 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
C. 律、令、格、式
D. 令、条格、制、敕、断例
解析:科、比是汉朝的法律形式。A选项错误。律、令、格、式是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C选项错误。令、条格、制、敕、断例是元朝的法律形式。D选项错误。B选项是秦朝的法律形式。
2.在秦朝时期,犯盗徙封罪,处刑为(D)
A. 髡
B. 赀刑
C. 耐
D. 赎耐
解析:盗徙封罪,即惩治偷偷移动田界标志企图侵占他人田产的犯罪。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D选项正确。
3.“八议”是中国古代优待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其中“议宾”的对象是指(C)
A. 皇亲国戚
B. 贤人能臣
C. 前朝皇室宗亲
D. 三品以上职事官
解析:“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封建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议功(有大功勋的人)、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封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前朝皇室宗亲)。自曹魏以后,“八议”遂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原则。C选项正确。
4.在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作(A)
A. 讯狱
B. 治狱
C. 讯监
D. 问监
解析: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为“讯狱”,审判定罪称为“治狱”。A选项正确。
5.在秦朝司法审判结束之后宣读判决书被称为(A)
A. 读鞫
B. 爰书
C. 乞鞫
D. 封守
解析:秦朝在审判中重视收集证人证言、证物,尤其重视现场勘验和司法鉴定。调查或勘验的笔录称为“爰书”,必要时还可以查封财产,称为“封守”。司法官作出判决后要向被告宣读,称为“读鞫”,宣读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申请再审,称为“乞鞫”。A选项正确。
6.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C)
A. 不直
B. 纵囚
C. 失刑
D. 擅刑
解析:秦朝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办案责任,错案必究,凡故意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的,属于“不直”。此外,“纵囚”是指故意应论不论或减轻犯罪情节者;“失刑”是由于过失导致处刑不当、失其轻重。凡此种种司法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本题中,咸阳令误将羊绳圈的价值计人赃值,系过失导致失其轻重,故属“失刑”。C选项正确。
7.在汉朝,以典型案例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形式叫作(B)
A. 科条
B. 决事比
C. 廷行事
D. 故事
解析:汉朝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律、令、科、比四种形式。比又称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时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B选项正确=
8.汉朝法律形式中,皇帝随时发布的诏令或者由臣下提出经皇帝批准的立法建议,涉及面广,法律效力高于律的是(A)
A. 令
B. 科
C. 比
D. 格
解析:令是皇帝随时发布的诏令或者由臣下提出经皇帝批准的立法建议,涉及面广,法律效力高于律,是汉朝重要的法律形式。令可以对律起到增补和修改的作用。由于诏令的发布往往比较任意,其数量不断增多。武帝时廷尉杜周说:“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这表明律和令都是君主意志的体现。A选项正确。
9.以身高来决定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朝代是(D)
A. 曹魏
B. 唐朝
C. 汉朝
D. 秦朝
解析:秦律规定,未成年者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秦朝把身高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规定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以上要承担刑事责任。D选项正确。
10.汉朝法律中增设的“女徒顾山”属于(C)
A. 死刑
B. 徒刑
C. 赎刑
D. 笞刑
解析:汉朝增设“女徒顾山”,属于赎刑的范围,即允许被判徒刑的女犯回家,但需每月缴纳官府三百钱,由官府雇人上山砍伐木材或从事其他劳作,以代替女犯的劳役刑。C选项正确。
11.在汉朝,监察官之首为(C)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太常
解析:汉初沿袭秦制,中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辅佐皇帝,总理百政;太尉为最高武官;御史大夫为监察官之首。丞相下设九卿,即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宗正、大鸿胪、大司农、少府,分管各项政务。C选项正确。
12.下列可以在汉朝为官的是(C)
A. 商人子弟
B. 因贪赃被免官者
C. 宗室子弟
D. 赘婿
解析:汉朝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限制,ABD项不得在汉朝为官,C项宗室子弟可以为官,但不得任公位高官。
13.汉武帝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把全国划分为( )监察区(C)
A. 11个
B. 12个
C. 13个
D. 14个
解析:汉武帝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每区派出刺史一名。刺史在御史中丞的领导下,依照《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C选项正确。
14.汉朝时期,如果被告人及其亲属对判决不服,允许其申请重审,被称为(D)
A. 鞫狱
B. 辞服
C. 读鞫
D. 乞鞫
解析:A选项,汉朝对被告的审讯,称为“鞫狱”。B选项,被告的口供,称为“辞服”。C选项,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判决,称为“读鞫”。D选项,如果被告及其亲属不服,允许其申请重审,称为“乞鞫”。D选项正确。
15.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是(C)
A. 封诊式
B. 品式章程
C. 大统式
D. 晋律
解析:西魏编定的《大统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C选项正确。
16.《麟趾格》是(A)
A. 定罪量刑的普遍性规范
B. 弥补的附属性法律
C. 规定国家制度的暂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97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