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 >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6822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 章节练习 6661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8.0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 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B. 《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 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 清末各省成立了资(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算决算等

解析: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是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及愿望,没有也不可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所以,A选项错误。《十九信条》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国会和内阁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故B选项“取消了皇权至上”的说法错误。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它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属于参谋性质,与近现代社会的作为立法和监督机关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C选项错误。资(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项、预算决算、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所以,D选项正确。

2.清末资政院正式设立于(D)

A. 1907年

B. 1908年

C. 1909年

D. 1910年

解析:作为中央咨询机关,资政院于1910年正式设立,其筹建始于1907年。D选项正确。

3.在清朝末期,设立的专门修律的机构是(B)

A. 资政院

B. 修订法律馆

C. 宪政编查馆

D. 考查政治馆

解析:修订法律馆是清末负责修订法律的专门机关。1902年清廷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后,开始了修订法律馆的筹建,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办公。B选项正确。

4.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是(B)

A. 《钦定宪法大纲》

B. 《十九信条》

C. 《大清现行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解析:《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B选项正确。

5.关于《大清民律草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由修订法律馆与礼学馆共同承担

B. 该草案在制定后即刻正式颁布

C. 该草案充分考虑了中国特定的国情民风,确定最适合中国风俗习惯的法则

D. 前三编以模范列强为主,后两编以固守国粹为主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因武昌起义爆发,未及时正式颁布。本题选B。

6.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清末修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法系

B. 通过修律,清政府收回了“治外法权”

C. 清末修律的成果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

D. 清末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上的“诸法合体”的形式,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解析:清末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A选项错误。“二战”结束后,当法国宣布放弃在华特权时,治外法权才在中国寿终正寝。B选项错误。清末修律活动在客观上对后世的立法有着显著的影响: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近代化,它的成果并未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C选项错误。在形式上,清末修律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典或法规,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在内容上,中华法系的“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D选项正确。

7.关于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过渡性法典

B. 《大清新刑律》是清王朝正式施行的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C. 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D. 改四级四审制为四级两审制

解析:《大清现行刑律》是清政府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作为《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一部过渡性法典。A选项正确。《大清新刑律》公布后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该律并未正式施行。B选项错误。清末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故C选项错误。清政府对旧的诉讼体制和审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确立一系列近代意义上的诉讼制度,实行四级三审制。故D选项错误。

8.清末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的机关是(A)

A. 法部

B. 大理院

C. 检察厅

D. 刑部

解析:清末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A选项正确。

9.北洋政府时期,规定大总统的任期为10年,可连选连任的法律是(C)

A.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B. 《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C.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D. 《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解析:1914年12月,参政院公布了《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该法规定大总统的任期为10年,可连选连任;现任大总统可以推荐继承人,不限制荐贤、荐子,实际上承认了总统可以世袭。这部法律的制定公布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提供了跳板。C选项正确。

10.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是(B)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 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B选项正确。

11.律师制度是在( )开始试行的(B)

A. 清末

B.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 北洋政府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进行了司法改革,其中试行律师制度是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82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