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 >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本单篇文档共6379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 章节练习 1014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9.6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叫作(B)

A. 咨询局

B. 谘议局

C. 资政院

D. 咨询院

解析:谘议局是“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于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当时的中央咨询机关叫作资政院。B选项正确。

2.清末,修订法律馆与礼学馆于1911年10月,共同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 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 《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 《大清民律草案》已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共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篇。前三篇,由松冈义正等人仿照德、日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制度和原则。而后两篇则由修订法律馆会同保守的礼学馆起草,其制度、风格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保留了许多封建法律的精神。根据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奏进民律前三篇草案折”的观点,修订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A、B、C选项的说法正确。在《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后仅两个多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的统治随即崩溃,该部民律草案并没有正式颁布与施行,还停留在草案阶段,故D选项错误。本题选D。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共分五编,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部分是(D)

A. 总则

B. 债权

C. 物权

D. 继承

解析:清末在民商法的立法体例上采取民商分立的原则,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即《大清民律草案》。它是由修订法律馆与礼学馆共同承担:修订法律馆委托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起草民律草案前三编,即总则、债权、物权,后两编亲属与继承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制定。D选项正确。《大清民律草案》前三编与后两编的迥异,与当时中国实际严重脱节。它虽然不太成熟,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A)

A. 《钦定宪法大纲》

B. 《十九信条》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解析:《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十九信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国近代宪法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因此A选项正确。

5.下列关于《大清现行刑律》的表述,正确的是(C)

A. 取消了十恶、八议、官当以及按官秩、良贱、服制等刑律适用原则

B. 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

C. 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作局部调整删改而成

D. 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

解析:《大清新刑律》取消了十恶、八议、官当以及按官秩、良贱、服制等刑律适用原则,A选项错误。《大清新刑律》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大清现行刑律》对手律例合编的模式以及十恶重罪等内容未作更改,B选项错误。《大清现行刑律》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作局部调整删改而成,C选项正确。《大清现行刑律》中的死刑包括斩、绞两种,D选项错误。

6.《大清民律草案》的最后一编是(D)

A. 债

B. 物

C. 亲属

D. 继承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由修法律馆与礼学馆共同承担,修订法律馆委托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起草民律草案前三编总则、债权、物权,后两编亲属与继承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制定。D选项正确。

7.下列关于《十九信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十九信条》是一部临时宪法,采行君主立宪政体

B. 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

C. 规定预决算由国会审核批准

D. 规定了广泛的人民权利

解析:《十九信条》是一部临时宪法,采行君主立宪政体,规定皇帝权力限于宪法所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内阁对国会负责;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荐、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军队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决议之特别条件;不得以命令代替法律;预决算由国会审核批准。《十九信条》仍然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对于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本题选D。

8.清末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B)

A. 大理寺

B. 大理院

C. 刑部

D. 御史台

解析:清末对传统的司法组织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制度。B选项正确。

9.关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

B. 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

C. 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D. 临时政府为责任内阁制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A选项正确。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B选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实行三权分立原则,C选项正确。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体,D选项错误。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率军队并行使行政权力。本题选D。

10.中国近代宪法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C)

A. 《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 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解析:北洋政府于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因系曹锟为掩盖“贿选总统”丑名而授意炮制,故又被称作“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C选项正确。

1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为(B)

A. 最高法院

B. 司法部

C. 中央审判所

D. 刑部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37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