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末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开皇律》在北齐“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 )的罪名(A)
A. 十恶
B. 八议
C. 官当
D. 重罪十条
解析:《开皇律》在北齐“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十恶”罪名。“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最严重的犯罪行为。A选项正确。
2.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D)
A. 一断于法
B. 明刑弼教
C. 明德慎罚
D.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解析: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D选项正确。
3.《唐六典》系统地记载了唐朝( )的制度(C)
A. 刑事法律
B. 民事法律
C. 行政法律
D. 经济法律
解析:《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纂的一部有关唐朝中央与地方官制的行政法规大全。它开启了中国古代行政立法法典化的先河。C选项正确。
4.唐律的篇目数是(C)
A. 6篇
B. 7篇
C. 12篇
D. 18篇
解析:唐律在前律的基础上再行精简,定律12篇,共502条,凝练概括,又严密周详。唐律12篇包括《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和《断狱》。
5.关于唐律的特点,后人有这样的评价:“乘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关于这条评价所对应的特点正确的是(C)
A. 一准乎礼
B. 用刑持平
C. 科条简要、繁简适中
D. 立法技术空前完善
解析:唐律的特点包括:一准乎礼;用刑持平;科条简要、繁简适中;立法技术空前完善。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西晋、北齐修律得以精简:唐律在前律的基础上再行精简,定律12篇502条,凝练概括,又严密周详。后人评价唐律:“乘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C选项正确。
6.唐朝时期,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和肢解人,是触犯“十恶”中的(C)
A. 谋叛
B. 恶逆
C. 不道
D. 不义
解析:谋叛指图谋背叛朝廷,投奔外国。A选项不当选。恶逆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B选项不当选。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和肢解人;造畜蛊毒、厌魅。C选项当选。不义指闻夫丧匿不举哀、作乐、释服从吉、改嫁,以及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授业师等方面的犯罪。D选项不当选。C选项正确。
7.依照唐律的规定,因“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杀人是(B)
A. 误杀
B. 过失杀
C. 斗杀
D. 戏杀
解析:此题考核唐朝的六杀制度。对于杀人罪,唐朝在《斗讼》中区分了“六杀”,即所谓的“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谋杀”指预谋杀人;“故杀”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之下已经有了杀人的意念;“斗杀”指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误杀”指由于种种原因杀错了对象;“过失杀”指“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杀人;“戏杀”指“以力共戏”而导致杀人。B选项正确。唐朝的“六杀制度”为法硕考试的重要考点,望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辨析和判断。
8.在唐朝,民间借贷关系已经相当复杂,“借”一般指的是(A)
A. 使用借贷
B. 消费借贷
C. 买卖借贷
D. 抵押
解析:在唐朝民间,“借”一般指使用借贷,“贷”一般指消费借贷。借贷契约分为有息和无息两种,前者称“出举”,后者称“负债”。A选项正确。
9.唐朝法律规定,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这被称为(A)
A. 牵掣
B. 役身折酬
C. 抵押
D. 典当
解析:唐朝法律规定,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称为“牵掣”。但牵掣前须向官府报告并经批准。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扣押,则可“役身折酬”,即驱使债务人及其家属以劳役,抵偿债务。因此,A选项正确。
10.在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D)
A. 中书省
B. 御史台
C. 刑部
D. 大理寺
解析:在唐代,中央设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个主要的司法机关,称为“三法司”,分别负责行使审判、复核和监察等司法职能。其中,大理寺是唐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D选项正确。
11.在唐代,中央和地方发生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判,这一形式被称作(A)
A. 三司推事
B. 圆审
C. 三司会审
D. 联合办案
解析:唐代中央或地方发生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和御史中丞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称为“三司推事”。A选项正确。
12.在宋代,法律形式除敕令外,新增的还有(A)
A. 条法事类
B. 格
C. 式
D. 科
解析:宋代的法律形式有律、敕、令、格、式。南宋时期,在敕、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并行和编敕的基础上,将敕、令、格、式以“事”分类统一编纂,形成了“条法事类”这一新的法典编纂体例。A选项正确。
13.凌迟在( )朝被确立为法定刑(C)
A. 隋
B. 唐
C. 宋
D. 元
解析:凌迟也作陵迟,俗称“千刀万剐”,是以利刃零割碎剐残损肢体,使受刑人在极端痛苦中缓慢死去的酷刑,这是古代死刑中最为残酷的行刑方式。凌迟首用于五代,至宋立为法定刑。C选项正确。
14.典卖与买卖最严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B)
A. 永卖
B. 活卖
C. 断卖
D. 绝卖
解析: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推动了债相关法律的发展。在宋代,买卖是主要的债权债务关系,买卖分为绝卖和活卖,活卖即典质、典卖。B选项正确。
15.宋朝把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称为(C)
A. 翻供
B. 覆供
C. 翻异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22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