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南京国民政府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D)
A. 形成时期
B. 发展时期
C. 曲折时期
D. 完善和崩溃时期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7-1936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1937-1945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完善和崩溃时期。D选项正确。
2.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指导思想的核心是(D)
A. 权能分治
B. 建国三时期
C. 训政保姆论
D. 三民主义
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指导思想的核心,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依照“权能分治”“五权宪法”“建国三时期”等政治设想建立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D选项正确。
3.下列关于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 在立法原则方面,继受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以及刑罚人道主义等原则
B. 刑法典保留了更多传统中国刑法的痕迹,如对侵害直系尊亲属的犯罪行为采取加重处罚原则
C. 规定禁止纳妾
D. 同居相为隐原则得到一定的体现
解析:在立法原则方面,继受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以及刑罚人道主义等原则,A选项正确。为继承传统的宗法伦理精神,刑法典保留了更多传统中国刑法的痕迹,如对侵害直系尊亲属的犯罪行为采取加重处罚原则,B选项正确。同居相为隐原则得到一定的体现,如规定罪犯的配偶、五亲等内之血亲或姻亲犯便利犯人逃脱、藏匿犯人、湮灭证据等犯罪,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选项正确。亲族间犯盗可以免于处罚、适用亲告并纵容纳妾,C选项错误。刑法典设有重婚罪,但纳妾不属于重婚范围。最高法院在判例中明确指出:“所谓重婚及相婚,均指正式婚姻而言,如未正式结婚,纵令事实上有同居关系,仍难以成立该罪。”本题为选非题,故选C项。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商事立法体系是(A)
A. 民商合一
B. 民商分立
C. 民商分离
D. 民商分开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续推动民法典的编纂,1929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民商合一”的制定原则,这是中国近代民商事立法首次采用这一模式。A选项正确。
5.1936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的诉讼制度是(B)
A. 四级三审制
B. 三级三审制
C. 四级两审制
D. 三级两审制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沿用北洋政府的法院组织体系,实行四级三审制。1932年10月公布《法院组织法》(1935年7月1日施行),改为三级三审制,第三审为“法律审”。B选项正确。
6.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它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B. 它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C. 它规定并保障了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D. 它严格区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界限
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规定并保障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政策。但是由于缺乏宪法实施经验和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和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等。D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D。
7.( )纠正了《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B)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 《兴国土地法》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D.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解析:工农民主政权中期的土地立法以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为代表。该法纠正了《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但在土地分配适用的问题上沿用《井冈山土地法》的规定。B选项正确。
8.实行“没收地主土地,进行土地改革”政策的文件是(B)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五四指示》
C.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解析:《五四指示》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土地改革,从而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序幕。B选项正确。
9.明确出现过10小时工作制的是(B)
A. 工农民主政权期
B.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解析: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劳动立法明确规定边区实行10小时工作制(陕甘宁边区为8小时)。B选项正确。
10.关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婚姻立法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规定男性的最低婚龄为22周岁
B. 未将重婚规定为法定的离婚条件
C. 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D. 没有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
解析: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婚姻立法规定法定最低婚龄为男20周岁、女18周岁,A选项错误。将重婚规定为法定离婚条件,B选项错误。规定了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以及保护妇女儿童原则等,C选项正确。规定离婚后的财产处理和子女抚养问题,D选项错误。
11.工农民主政权时期,苏区主要负责反革命案件的侦查、预审、提起公诉等工作的单位是(C)
A. 国家保卫局
B. 国家政治局
C. 国家政治保卫局
D. 国家保卫政治局
解析:工农民主政权时期,苏区实行集权、独立系统垂直领导的国家政治保卫局,主要负责反革命案件的侦查、预审、提起公诉等工作。C选项正确。
12.“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明确提出这一刑法原则是在(C)
A.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初期
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刑事立法在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26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