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是(C)
A. 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B.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C. 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D. “隆礼”与“重刑”并重
解析:“详译明律,参以国制”是清朝前期的立法指导思想。A选项错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原则。B选项错误。“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是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C选项正确。“隆礼”与“重刑”并重是北洋政府采用的立法指导原则。D选项错误。
2.清末时期,确定“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立法原则的文件是(C)
A. 《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
D.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解析: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发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确定了“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立宪指导原则。C选项正确。
3.下列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 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打出“仿行宪政”的旗号
B. 立宪指导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C. 1908年8月27日,《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颁布,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五年
D. 筹备期内官制改革强化了满洲亲贵的中央集权,使督抚对清廷的离心力加大,满汉矛盾趋于尖锐,从而加速了清廷的灭亡
解析:1908年8月27日,《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颁布,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至1916年正式施行君主立宪。因此,C选项表述错误,本题选C。
4.《十九信条》的制定机构是(D)
A. 宪政编查馆
B. 谘议局
C. 修订法律馆
D. 资政院
解析:宪政编查馆编订的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A选项错误。谘议局是预恪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具有地方议会的性质。B选项错误。修订法律馆是清末修订法律的专门机关,1904年正式办公。C选项错误。资政院是中央咨询机关,1910年正式设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资政院仅用三天时间即拟定了《十九信条》。D选项正确。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B)
A. 《大清现行刑律》
B. 《大清新刑律》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暂行新刑律》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B选项正确。
6.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部法院编制法是(C)
A. 《大理院编制法》
B. 《大理院诉讼编制法》
C. 《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D. 《大理院法官编制法》
解析:《大理院审判编制法》为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部法院编制法,明确了民刑分立的体制,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并规定了不同审级的审判方式,引进了西方审判监督机制。C选项正确。
7.《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借鉴了( )的宪法(C)
A. 德国
B. 朝鲜
C. 日本
D. 瑞士
解析:《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基本上以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前两章为蓝本。C选项正确。
8.下列法典中,采用近代刑罚体系,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的是(D)
A. 《十九信条》
B. 《大清律例》
C. 《大清现行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解析:《大清新刑律》采用近代刑罚体系,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两种。故本题选D。
9.清末在诉讼程序上实行(C)
A. 两审终审制
B. 三审终审制
C. 四级三审制
D. 三级两审制
解析:清末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其中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C选项正确。
10.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法律文件是(C)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 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解析:北洋政府于1923年10月10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因系曹锟为掩盖“贿选总统”丑名而授意炮制,故又被称作“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C选项正确。
11.下列关于《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
A. 主要特点是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
B. 采用总统制的政体
C. 规定不得对《临时约法》进行修改
D. 规定行政权力由大总统与内阁总理共同行使
解析:《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政治权力。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临时约法》规定,约法的增删修改,须由参议院议员2/3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4/5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3/4以上之赞成方可进行,以防止袁世凯擅自修改变更约法。C选项错误。《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参议院是立法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并规定了其他相应的组织与制度。D选项错误。
12.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A)
A.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暂行新刑律》
解析:《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于1913年10月31日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由于该委员会主要是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起草活动,故称这部宪法草案为“天坛宪草”。A选项正确。
13.北洋政府时期执掌行政诉讼审判的机构是(B)
A. 大理院
B. 平政院
C. 最高法院
D. 司法部
解析:北洋政府时期实行二元司法体制。普通法院负责民事、刑事案件的裁判,平政院负责行政诉讼的裁判,大理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法院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司法部负责司法行政事务。B选项正确。
多项选择题
14.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77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