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8
单选题
1.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是( )。(B)
A. 实验心理学
B. 组织心理学
C. 比较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解析:心理学可划分为两大领域,即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基础理论领域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般规律。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就产生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ACD三项都属于基础理论领域。
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D)
A. 脑和脊椎
B. 大脑和小脑
C. 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解析: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3.有梦睡眠阶段出现在( )。(D)
A. 准备阶段
B. 朦胧阶段
C. 慢波睡眠
D. 快速眼动睡眠
解析: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做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会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
4.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A. 随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注意
解析:注意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随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和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感受器官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A)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相互作用
D. 实践活动影响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感觉的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感觉相互作用既包括同感觉通道也包括不同感觉通道间的相互作用。
6.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A.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B.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C.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D.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解析: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多,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7.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B)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解析: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听觉分辨两个刺激间的最小时距为1/100秒,触觉为1/40秒,视觉为1/10~1/20秒。
8.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 )控制。(B)
A. 组块
B. 注意
C. 复述
D. 编码
解析:感觉记忆是直接通过感官获得的保持在0.25~4秒(彭聃龄教材中的观点)的信息,其形象鲜明,但贮存时间极短。若不加注意和处理,很快就会消失。感觉记忆的信息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只有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9.记忆系统中,储存能量最大的是( )。(C)
A. 短时记忆
B. 瞬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长时记忆和瞬时记忆
解析: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似乎没有限度,它可以储存一个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他的所有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能在瞬间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10.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D)
A. 再现思维
B. 求同思维
C. 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11.人在睡眠状态产生的梦是属于( )。(A)
A. 无意想象
B. 幻想
C. 有意想象
D. 再造想象
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由药物,如吸服大麻、迷幻药LSD导致的幻觉,都是无意想象。
12.具有片断和简缩性,并具有较快速度的言语是( )。(D)
A. 外部言语
B. 对话言语
C. 独自言语
D. 内部言语
解析: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对话和独自语言)和书面语言。
13.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D)
A. 道德感
B. 美感
C. 认识
D. 理智感
解析: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4.人在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这都是( )。(B)
A. 面部表情
B. 姿态表情
C. 手势表情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82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