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心理学312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8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8

本单篇文档共982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学硕统考专业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心理学312 章节练习 6221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9.60
收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8

单选题

1.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是( )。(B)

A. 实验心理学

B. 组织心理学

C. 比较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解析:心理学可划分为两大领域,即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基础理论领域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般规律。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就产生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ACD三项都属于基础理论领域。

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D)

A. 脑和脊椎

B. 大脑和小脑

C. 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解析: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3.有梦睡眠阶段出现在( )。(D)

A. 准备阶段

B. 朦胧阶段

C. 慢波睡眠

D. 快速眼动睡眠

解析: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做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会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

4.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A. 随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注意

解析:注意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随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和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感受器官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A)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相互作用

D. 实践活动影响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感觉的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感觉相互作用既包括同感觉通道也包括不同感觉通道间的相互作用。

6.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A.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B.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C.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D.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解析: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多,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7.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B)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解析: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听觉分辨两个刺激间的最小时距为1/100秒,触觉为1/40秒,视觉为1/10~1/20秒。

8.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 )控制。(B)

A. 组块

B. 注意

C. 复述

D. 编码

解析:感觉记忆是直接通过感官获得的保持在0.25~4秒(彭聃龄教材中的观点)的信息,其形象鲜明,但贮存时间极短。若不加注意和处理,很快就会消失。感觉记忆的信息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只有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9.记忆系统中,储存能量最大的是( )。(C)

A. 短时记忆

B. 瞬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长时记忆和瞬时记忆

解析: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似乎没有限度,它可以储存一个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他的所有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能在瞬间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10.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D)

A. 再现思维

B. 求同思维

C. 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11.人在睡眠状态产生的梦是属于( )。(A)

A. 无意想象

B. 幻想

C. 有意想象

D. 再造想象

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由药物,如吸服大麻、迷幻药LSD导致的幻觉,都是无意想象。

12.具有片断和简缩性,并具有较快速度的言语是( )。(D)

A. 外部言语

B. 对话言语

C. 独自言语

D. 内部言语

解析: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对话和独自语言)和书面语言。

13.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D)

A. 道德感

B. 美感

C. 认识

D. 理智感

解析: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4.人在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这都是( )。(B)

A. 面部表情

B. 姿态表情

C. 手势表情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82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8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